翔安区成立全省首个民办职业院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
本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黄一腾 叶晓菲 陈忠苗
翔安区民办职业院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揭牌。
与会人员合影。(通讯员 朱毅力 摄)
本组文/本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黄一腾 叶晓菲 陈忠苗
本组图/翔安区委统战部 提供(除署名外)
3月20日下午,翔安区民办职业院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翔安民办职业院校新联会”)在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正式成立。
从全省范围看,这是首个在民办职业院校成立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从全市范围看,这是开创我市新阶人士统战工作新局面的又一务实举措;对翔安区而言,翔安民办职业院校新联会将充分发挥民办职业院校新阶人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成为培养新阶人士的摇篮和平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强动能。
在成立大会上还有另一个好消息:厦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一鹭同心”实践创新基地同步揭牌——这是翔安区新阶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一次升级,也完成了全区“1+4+5”新阶基地集群的构建。
联谊会“上新”
融合诸多要素 创新“全省首个”
翔安民办职业院校新联会揭牌成立后,第一次会员大会随即召开,成功选举第一届班子成员。作为统战性、联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该新联会主要以辖区4所民办职业院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主,首批吸纳87名会员。
翔安民办职业院校新联会是全省首个在民办职业院校成立的新联会,是推进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一次全新实践。事实上,这样的探索背后凝聚着区委统战部的深入思考与有力推动,融合了诸多关键要素之后,才有了这“全省首个”。
首先是环境要素。翔安文教园区内有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厦门演艺职业学院、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等多个民办职业院校,学校以培养工科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校师生6万余人。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民办职业院校内教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优秀人士都属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立新联会可以更好地团结、聚合这些力量。”
其次是人才要素。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辖区民办职业院校共有教职员工新阶人士近1600人,翔安民办职业院校新联会将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资源优势,通过建立专业匹配、跟踪培养、创业服务的培养体系,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的新阶人士,为全市、全区各行业精准输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最后是平台要素。87名会员只是开始,随着未来更多民办职业院校新阶人士的加入,更多的学习交流将在翔安民办职业院校新联会这个平台展开,“头脑风暴”将进一步挖掘属地新阶人士的智力和专业优势,让他们更深度地参与到全区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
基地再升级
立足职业教育本质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在成立大会上,厦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一鹭同心”实践创新基地揭牌。事实上,这是一次提档升级,原先的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新阶人士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南洋新阶基地”)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从区级基地到市级基地的跃升。
去年4月,南洋新阶基地揭牌成立,这是全市首个在职业院校设立的新阶基地。作为基地所在地,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本身就十分“硬核”:拥有“物联网+智能制造”福建省应用技术工程中心,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1个研究机构,国家专利123项;出版专著、教材141部,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51项。
翔安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这个基地聚焦职业院校的特点、立足职业教育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和社会素养,着重开发未来新阶人士的创新创业能力,全力打造“政—校—企—村”四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以新阶人士为核心的多个团队带领学生积极耕耘,催生了20多个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并在第八届福建省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1个银奖、7个铜奖;对标专业技术,指导学生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及各类省市级权威机构组织的比赛中,多次斩获荣誉;充分发挥高校新阶人士的智库作用,与多家企业共同研发,申请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累计产生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与此同时,基地还深度参与到新阶人士的“去处”——一方面依托基地,开展“百校万岗·同心就业”现场招聘会,共2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优质就业岗位近6000个;同时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开设了新阶人士“网络孵化工作室”,并成功扶持孵化了数名百万粉丝级别的“网红”。
数说
10+54
近年来,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翔安区委统战部以“六有”要求标准,推动打造了10处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实践创新基地和示范点,织密建强服务网络,创新性设立54个新阶人士统战工作联络站。
1+4+5
翔安区委统战部按照“规范化、全覆盖,强功能、创特色,抓服务、树品牌”的工作思路,建成“1+4+5”新阶基地集群,包括1个市级党建统战融合发展示范点——新圩马塘精神纪念馆;4个市级“一鹭同心”实践创新基地——内厝繁星基地、新圩初心馆、马巷网络产业孵化基地、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新阶基地;5个区级新阶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大嶝九架厝战地民俗园、亿恒鑫(厦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民安街道统战之家(社团联盟)、十一维度(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翔安区海鸥台港澳青年融合基地。
记者手记
两次“首个”背后的 思考与探索
继去年成立了“全市首个”在职业院校设立的新阶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后,今年翔安又成立了“全省首个”在民办职业院校成立的新联会——接连两次“首个”,正是翔安区委统战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体现。
除了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去年以来,上海市、新疆昌吉州、莆田市及厦门兄弟区等多地新阶人士交流团到南洋新阶基地开展考察交流,也是翔安区统战工作创新成效的最好注脚。
事实上,这是一套连续组合拳:率先成立的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新阶人士实践创新基地是一次尝试,各方新阶人士在基地完成了联结和沟通,也验证了聚焦民办职业院校的路子行之有效;今年依托基地成立的翔安民办职业院校新联会,则是设立了一个更大平台,以更科学、规范的机制聚合更多新阶人士,推动更深层次的融合。
尝试、实践、推动、升级……翔安区正在稳扎稳打地形成独具翔安特色的新阶人士统战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