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6901-09-06-2021-001
- 备注/文号:厦翔金街办〔2021〕13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金海街道办事处
- 公文生成日期:2021-05-27
各企业、各有关部门:
2021年2月27日,我市同安区发生一起有限空间施工作业有害气体中毒事故,2人死亡,1人受伤;3月28日,我省三明市尤溪县发生一起有限空间施工作业有害气体中毒较大事故,4人死亡;4月19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华丰盈泰商贸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2人死亡;4月21日,黑龙江安达市黑龙江凯伦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4人死亡,另6人在实施救援时中毒。5月1日,广东汕尾市区的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发生有限空间窒息事故,4名作业人员死亡。综合历年事故统计,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也呈上升趋势。
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坚决防范和遏制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按照《厦门市翔安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翔安区有限空间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厦翔安办〔2021〕39 号),结合我街道实际,决定今年5月至9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专项整治行动,现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金海街道办事处
2021年5月27日
厦门市翔安区金海街道工贸企业有限空间
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领导批示要求,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生命线,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把握规律,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着力解决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问题,为建党百年华诞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参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9号)有关规定,组织各类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全面自查自改。进一步摸清本辖区工贸企业中存在中毒窒息、燃爆火灾风险的有限空间底数,建立健全管理台账。有限空间涉及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要素得到全面辨识和管控,通风、监测、监控等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装备等按要求落实到位,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全部培训上岗,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整治范围
此次专项整治范围为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
四、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内容
(一)整治有限空间辨识和条件确认不到位的问题。针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场所辨识不到位,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识别不充分,有限空间安全警示标识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的问题。一是要按照“全覆盖、无遗漏”的要求认真开展有限空间企业再排查摸底工作,认真开展有限空间再辨识和条件确认工作,掌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工贸企业的真实数量,防止存在有限空间工贸企业的失控、漏管。二是对于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要纳入有限空间监管台账,建立“一企一档”。三是对于辨识出来的有限空间场所,要纳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管理台帐,要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树立危险告知牌。
(二) 整治有限空间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的问题。针对没有组织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培训,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四类人员(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严重不足、作业程序不清楚,监护人员监护救援知识和能力缺乏的问题。一是安监站联合安全专家等进行巡查、检查时,重点要对企业三类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一线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知识测试来检验企业安全培训效果,对于培训不到位的工贸企业要责令整改,务必做到培训考核测评合格方可上岗作业。二是安监站在3月份区应急管理局和安监站统一组织的有限空间专题培训基础上,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组织本辖区的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必要时聘请专家授课,参与人员要覆盖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四类人员,有效提升安全教育培训效果。
(三) 整治有限空间企业检测设备和应急救援器材配备不到位的问题。针对未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检测、照明、通讯、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具不符合要求,检测设施未按规定校验等问题。一是摸清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情况;二是要求企业配备必要的呼吸防护用具与防坠落用具(安全带、安全绳、自锁器,缓冲器、三脚架等),安全器具(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安全梯等),其他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三是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规范佩戴。
(四) 整治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问题。针对企业是否制定安全责任、作业审批、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现场管理制度等,是否存在与本企业实际不符、制度不健全、制度不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未按规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内容不全、填写不规范,作业票要素记录不全、防范措施不切实际、气体检测记录不规范等问题。一是严格要求企业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二是指导企业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三是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实施;四是强化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情况以及应急演练开展情况检查;五是加大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管巡查力度,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管控有限空间作业风险。
五、实施步骤
(一)排查摸底阶段(2021年5月13日-5月31日)
安监站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的工贸企业进行全覆盖排查,掌握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底数,建立有限空间企业信息汇总表(见附件1),于6月3日前上报区应急管理局(联系人:蔡振福,联系电话:15396270009)。
(二)集中整治阶段(2021年6月1日—7月15日)
企业开展有限空间条件确认,开展隐患自查自改,建立有限空间条件确认清单、管理台账(见附件2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基本情况表)、隐患整改台账。
(三)复查阶段(2021年7月16日至8月15日)
配合区应急管理局抽查各单位一定比例工贸企业,检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的工作情况。
(四)总结提升阶段(2021年8月16日至8月31日)
安监站于8月20日前向区应急管理局报送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刻吸取近期省内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教训,充分认识有限空间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守住安全生产这个基本盘,聚焦主业主责,认真查摆问题、查找不足、补齐短板,拿出过硬措施,稳扎实干,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主体责任。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督促工贸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建设,要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让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要严格落实各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外委外包作业安全管控。
(三)强化安全监管。要督促工贸企业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建档,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要加大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管巡查力度,对安全管理松弛、隐患突出、基础较差的工贸企业开展精准检查,发现问题的要责令整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附件:1.有限空间企业信息汇总表
2.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基本情况表
附件1
有限空间企业信息汇总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 联系电话:
序号 |
企业工商注册名称 |
企业工商注册地址 |
企业负责安全人 |
联系电话 |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个数 |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情况 |
备注 |
||
封闭半封闭设备 |
地上有限空间 |
地下有限空间 |
|||||||
填写要求:填写不要空项。
附件2
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盖章): 年 月 日
序号 |
名称 |
类型 |
数量 |
作业人数 |
危险因数 |
位置 |
责任人 |
安全对策措施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