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日期:2019-05-23 08:56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及《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推进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等要求,促进本地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现状

  翔安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特色传统文化产业优势凸显。建区伊始,区政府立足区情实际,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全区传统文化产业取得较大发展。目前,虽然特色传统文化产业比较分散,主要依托作坊生产,但以农民画为主的绘画工艺、春仔花为主的手工编织工艺、东铸玄雕、铜话文化斑斓彩、文兴工艺为代表的传统工艺品企业天善美、佛星三宝等为代表的香业企业,生产规模有较大的提高。除此之外,部分传统手工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信息业及智能产品的不断推出,已濒临失传。我们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出可行性方案,促进本地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

  二、重要措施

  (一)建立传统工艺资源振兴目录。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建立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我区传统手工艺项目众多,可将翔安农民画、春仔花、贡香、文兴瓷、东铸玄雕等项目列为我区传统工艺资源振兴目录名单。对列入振兴目录的项目,予以资金、政策等各方面重点支持。

  (二)建立一批传习中心。鼓励和支持翔安本土传统手工艺师建立一批传习中心,依托这些传习中心,开展各类培训展示工作。设立传统工艺振兴专项补助资金,对已成立的传习中心给予扶持补助;定期开展手工艺传习、展示活动,促进翔安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提高传统工艺制品的品质和效益;依托传习中心大力开展传统手工艺进校园等活动,积极开展面向社区的传统工艺展演、体验、传习、讲座、培训等各类活动,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增强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

  (三)建立传统手工艺专题展示馆。结合我区文化馆搬迁后非遗展厅的设计,将在非遗展厅中设置传统手工艺专题展示馆。并于展示馆中设置手工艺师工作室,进行现场展示及教研活动。鼓励支持传统手工艺师开展工业、商业等推介展示,并与旅游相结合,提供各方面政策支持和保障;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在传统工艺集中的村镇、自然和人文景区、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传统工艺产品的展示展销场所,集中展示、宣传和推介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推动传统工艺与旅游市场的结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相关节会上设立传统工艺专区。不定期举办传统工艺展,为传统工艺搭建更多展示交易平台。鼓励商业网站与相关专业网站设立网络销售平台,帮助推介传统工艺产品。

  (四)建立手工艺师人才队伍。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和翔安区民俗文化人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培养高水平工匠队伍。通过多种方式,为收徒授艺等传统工艺传习活动提供支持。引导结合手工艺师自身优势和特长,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等产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工艺大赛、技能大赛,发现、扶持传统工艺创意人才。

  ()培育传统骨干文化企业。发挥传统文化优势,着力培育发展传统骨干文化企业,其中有以厦门东铸玄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文兴工艺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陶瓷艺术品企业;以铜艺轩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斑斓彩铜艺术品企业;以益尔寿、佛星三宝、吉和等为代表的佛教文化用品和品香文化企业;以拍胸舞、宋江阵为代表的翔金谷民俗艺术团、赵岗宋江阵传习中心等民间民俗文化非企业单位;以农民画、春仔花作坊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产业;此外,富有闽南风格的茶具木雕工艺,反映古朴民风的闽南童谣、舞龙舞狮等各类民俗表演,也纷纷走向产业化的创新蝶变。

  (六)是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传统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我区加大传统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做大做强现有的传统文化产业,优化、整合民俗文化,引导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转向文化产业转化,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新兴文化产业,着力构筑发展平台,加快优化传统文化产业格局。区领导多次带队走访传统文化企业,《关于翔安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列入政府系统重点调研课题。2012年出台《厦门市翔安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按其当年度对区级税收贡献额或净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在翔传统文化企业项目资金扶持;符合扶持对象条件的传统文化企业可优先在翔安新城中央商务区或翔安大道西北侧小总部经济带申请建设自用办公大楼。此外,着手推动成立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统筹指导,加大传统文化品牌扶持力度。

  近年来,我区整合民俗资源,培育特色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翔安农民画作为培育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农民画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组织翔安农民画创意产品主题馆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10家企业开发的农民画创意产品在文博会上亮相,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同时还延伸开发贡香、玄雕茶壶和铜艺雕等文化旅游纪念品,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发展。

  三、政策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工作,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途径。广泛开展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城乡残疾人、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等手工艺技能培训,鼓励其从事传统工艺生产。引导各传习中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落实支持政策。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规定的传统工艺相关项目以及特色文化产业传统工艺发展予以适当支持。将传统工艺展示、传习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传统工艺企业符合现行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三)加强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传统工艺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企业融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传统工艺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对传统工艺企业的投融资支持与服务。

  (四)鼓励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统工艺企业,建设传统工艺展示、传习场所和公共服务平台,举办传统工艺的宣传、培训、研讨和交流合作等。

  厦门市翔安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

  201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