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紧抓”全面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日期:2018-10-12 16:23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翔安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要求,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和“一河一策、一段一策”的要求,以尽快实现全区河道“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生态 ”为目标,落实溪流管养机制 今年以来,在厦门市河长办的统一部署和关心指导下,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全力推行河长制各项工作,流域生态得到极大改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阶段成效十分显著。

  一、四个紧抓: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一)紧抓源头治理,集中开展污染源控制排放整治工作。一是全面开展畜禽退养,加快流域两侧500米范围内家禽退养,已退养100户,退养禽类20万羽,完成率72.5%;严控生猪养殖回潮,关闭拆除猪舍7.7万平方米。二是全面治理沿溪小作坊,52家涉水排污小作坊已全部完成清退或查处,排查“小散乱”企业291家。三是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建立三个绿色防控示范点,面积550亩;建立三个耕地长期质量监测点、三个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试验点,面积2220亩。四是全面打击河道“三乱”,取缔违法涉河洗砂场15家,查处乱占乱建行为45宗,处置乱倒渣土23处。

  (二)紧抓长效整治,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一是加快实施水利工程,完成莲溪上游22.66公里整治工程以及九溪、东溪、龙东溪流域59.6公里河道清淤疏浚,内田溪绿道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量80%。二是加快实施景观工程,完成莲溪塘头和内头示范区、莲溪下游两侧绿化补植工程、东溪古宅湿地、新溪生态治理等5个项目建设,东溪云头段景观提升工程11月底将完工。三是加快完善河道日常管养长效机制,完善河道日常保洁标准,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用于辖区内河道日常管护,招聘20名河道专管员,开展河道巡查保洁,聘请8名区级溪流养护考评督查员,加强监督检查,全区河道保洁率达100%。

  (三)紧抓短板补齐,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一是128个自然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103个已完工并正在调试运行,8个主体完工正在设备安装,14个正在抓紧施工,3个处于前期阶段,完成率80.5%。同时,委托专业部门对已经投入运行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根据设计指标进行逐一排查、提升,确保运行效果。二是52个自然村截污纳管项目,42个已完工,2个正在抓紧施工,8个处于前期阶段,完成率80.8%。三是先行实施雨污分流和出水提标工程,全区首批26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工程总承包及运营维护工程,总投资1.2亿元,计划12月8日开标。后期,我区还将陆续启动98个自然村的雨污分流工程,预计总投资约6亿元。

  (四)紧抓巩固提升,重点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一是完成浯溪上游村庄生活污水整治工程,清淤1.862公里河道,上游9个自然村建设截污纳管工程,总投资约2600万元。二是协调市相关部门将翔安污水处理厂二期按原有建设标准先行投入试运行,日增处理能力2.5万吨。同时启动三期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年底前有望建成投用。三是利用原退养生猪养殖场,启动建设浯溪湿地公园,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经过前期的综合治理,浯溪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达到了消除黑臭水体标准。

  二、取得四大成效:溪流、村庄、产业、环境得到改善。

     (一)溪水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翔安区紧紧围绕《厦门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翔安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开展“月调度、季督查”,全面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并印发实施《翔安区九溪流域水体达标与水质提升工作方案》。并将流域整治工作列入2016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根据区环境监测站定期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下半年,九溪边后水质明显改善,9、11月均已达到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溪水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功能得到修复,行洪能力得到提升。

  (二)生态功能得到修复沿线村庄有效整治。

  通过建设湿地水塘、亲水平台、景观水岸、休闲步道、丰富的挺水植物,保持生态与景观效果。建设景观桥、人行步道与自行车道,并在南北互通的桥口设置休憩节点,形成完整的可骑行、可步行、可亲水、可观景的游览路径。打造成一条“亲水、通透、开朗、宜人”原始生态风貌的景观休闲河道,结合流域周边整治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利用场地周边的青山绿水乐居等自然本土性的景观风貌,充分发挥水资源,把莲溪打造成水系安全、景色优美的生态长廊。经治理,流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得到明显提升,初步形成集种植、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格局,达到“水清、岸绿、景美、民富”的目标。

  (三)推动产业融合,径增加农民收入。

  依托流域周边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促进“种、养、加、休闲”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将生产、加工、服务三产有机融合重点推进了“香山农业公园”建设,初步串成休闲农业区域观光网,年游客接待人数超过5万人,有效拓展群众增收渠道。推动了中厦现代化种苗、荣杰园台湾水果观光园等第二批12个现代都市农业项目,涵盖种植业、种苗业、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领域。通过探索产业发展新机制、培育增收致富新典型、制定转产就业新措施等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四)养护标准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经过养护,我区溪流总体面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溪流水面漂浮物和岸边垃圾得到了及时清理,所有水体葫芦几乎不见踪影(往年各镇打捞水葫芦共约花费200万元),养护单位服务意识强、问题整改快、保洁标准高。

  、三个对标:客观分析存在问题

  一是对标任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待提速。全区128个分散式污水处理和52个截污纳管项目,目前仍有8个正在安装设备,16个(分散式14个,截污纳管2个)在建,11个(分散式3个,截污纳管8个)还未动工,距离全市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对标方案,截污纳管工程实际运行效益有待提升。当初设计管网只铺设到村口,利用原有明沟渠接入市政管网,但现状部分污水流失、下渗和蒸发,导致污水收集率不高。

  三是对标需求,全区市政污水设施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今年来我区截污纳管力度加大,但由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有限,导致出现收集的污水无处消纳处理又二次排放的问题。

  、三个精准:科学谋划工作安排

  下一步,翔安区将严格贯彻落实本次现场办公会的工作部署以及庄市长的重要讲话要求,学习借鉴兄弟区的先进经验做法,聚焦“三个精准”,着力确保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精准调度,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围绕年度考核目标,倒排进度、狠抓落实、破解中梗阻,确保于年底前全面完成128个自然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和52个自然村的截污纳管项目。建立“周汇报、旬督查、月调度”机制,对于设备安装、施工在建等条件成熟的,推动代建加大施工力量组织;对于因征地拆迁滞后项目,尽快提交用地,加快施工进度。

  二是精准施策,着力巩固浯溪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按照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工作计划,委托专业机构对浯溪水质进行连续6个月的跟踪检测评估,并在郑坂箱涵排入浯溪口处设置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截流纳管提升至翔安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同时,为解决污水处理厂二次排放问题,恳请市里尽快启动翔安污水处理厂四期建设。

  三是精准谋划,及时研究明年计划建设项目。围绕古宅水库水质达Ⅲ类水、东溪流域水质达Ⅴ类水的目标,全面统筹梳理全区河长制各项工作计划安排,包括小流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污染源控制、禽类退养等。同时,结合《翔安区污水专项规划(2015年-2020年)》、海绵城市试点以及2020年完成辖区所有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目标,抓紧策划一批污水处理厂、污水站点、污水管网、安全生态水系等项目纳入各年度计划,抓早抓细项目前期,加快补齐全区污水治理短板。

  翔安区河长制办公室

                               2018年10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