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老人“新家” 助力“爱心厦门”
日期:2020-12-04 09:27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老人之家“颐年堂”昨正式揭牌运营 对长效运营模式进行主动探索

   

 首批入驻的老人在“颐年堂”前拍了一张大合影,老人们笑意融融。(内厝镇 供图)

   

老人们在“颐年堂”餐厅里打饭就餐,热热闹闹。(本报记者 邵凌丰 摄)

  本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陈冬川 陈阳明

  红布飘落,灿烂的阳光下,“颐年堂”三个大字在门楣上熠熠生辉——昨天上午,翔安区内厝镇后垵村老人之家“颐年堂”正式揭牌运营。市政协副主席黄奋强以及区、镇两级相关领导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

  从去年9月份筹备伊始,后垵村“颐年堂”就得到了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作为后垵村的城乡共建帮扶结对单位,厦门市政协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区、镇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实时关注,强力推动。

  这是一个属于老人们的“新家”,在原本莲塘村老人之家成功运营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拓展;这是一次“爱心厦门”的生动实践,进一步营造浓厚敬老爱老助老氛围的同时,对爱心机构运营方式做了主动探索;这还是一个对内厝全镇养老服务体系的良好补充,往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再进一步。

  昨日上午11点多,揭牌仪式之后,在大门口举行的博饼活动也结束了。尽管手不是特别利索,但71岁的许海松还是拿下了那一桌的状元,喜笑颜开。他催着老伴赶紧收拾一下,一块儿进屋去,餐厅里的菜香已经飘到了身边,“马上就11点半,要开饭了。”他走过挂着“颐年堂”牌匾的正门,向餐厅走去……揭牌了,开饭了,村里老人们的福利,实实在在地来了。

  【老人新家】

  配置齐全细节贴心

  80岁的许文球腿脚不太好,即便如此,昨天他还是早早就来了,打开手机相机,把三个院落组成的“颐年堂”拍了个遍。

  除了厨房和餐厅的基本配置,62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容纳了更多功能室——许文球的镜头扫过理发室、阅览室、茶话室、心理咨询室、书画室、医务室等,每拍一个,他都竖起大拇指赞叹。据内厝镇社会事务办副主任陈阳明介绍说,理发室提供了空间让老人互助理发,而心理咨询室内会有专业社工疏导老人情绪,电子阅览室的三台电脑提供给老人们学习使用,“除了每天的午餐和晚餐,老人们还可以在这里一起做喜欢的事。” 82岁的许清平说,以前在家就是找邻居打牌,现在可以每天到老人之家下棋打牌,这样“朋友圈”也扩大了。

  屋内的很多细节也充分考虑了老人的实际情况:落差大的台阶,很贴心地做了木制坡道覆盖,许文球可以轻松跨过去;门槛都贴上了“小心台阶”的牌子。不只是硬件,接下来管理团队还将有计划地结合节日节点,开展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休闲活动,同时医养结合,对老人健康进行建档立卡,根据老人健康状况,给出膳食营养搭配。

  据统计,后垵村70岁以上老人有64位,目前已经有54位到“颐年堂”入驻。后垵村老人协会副会长许永康发言说:“老人家都觉得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为了参加今天的仪式,所有的老人都认真梳洗打扮,还不约而同地穿上喜庆的衣服,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许永康说,有的老人一开始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后来也都主动来了,“这么多老人围坐在一起吃,热热闹闹、说说笑笑,氛围特别好,我站在旁边都觉得饭菜特别的香。”

  【爱心模板】

  “一起帮忙” 运营探索长效模式

  “颐年堂”正门醒目的门联“不忘初心 吃水牢记挖井人 幸福不忘共产党”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入驻“颐年堂”的许清平此前就自己买了10斤米和10斤油,“三轮车开到大门口,再自己拎进去。”他说,党委政府对我们这么好,大家一起帮忙,才有了这个老人之家,饮水思源,自己也得出一份力才是。

  许清平口中的“一起帮忙”,事实上正是后垵村参照莲塘村老人之家,运用的“村级主办、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社会捐赠、互助服务”的运营模式。

  如今后垵村“颐年堂”的三个院落,正是由村里发动16个村民无偿捐让了3间祖屋改造而来的,开启运营后,大家还会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到这里开展义工服务——“群众参与”体现得淋漓尽致。

  “颐年堂”总投资近120万元,除了内厝镇拨付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其余钱款由社会各界捐资赞助。揭牌仪式前已收到约30万元,在昨天的揭牌仪式上,爱心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陆续上台捐资捐物,爱心暖流汩汩涌动。陈阳明介绍,目前已经有社会组织认捐了后垵村“颐年堂”接下来整年的米和油,“后续我们还会和一些单位共建,确保老人之家的运营长效有序。”

  “互助服务”则是鼓励和引导入驻的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用餐前互相召唤,帮助备餐、盛菜、洗刷碗碟、打扫卫生等,文艺方面则以书法、乐器弹奏等形式互娱互乐。

  “颐年堂”的运营探索,初步形成一种社会各界自发关心、关爱、支持养老事业的常态。内厝镇党委书记黄亚祥说,在此前成功打造莲塘村“老人之家”的基础上,内厝镇对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有标准、可参照的内厝养老经验模板和养老品牌,成为内厝镇深度践行“爱心厦门”建设,推进“爱心敬老”行动的又一个生动案例。

  【养老体系】

  “老人之家” 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后垵村“颐年堂”的正式运营,标志着内厝镇在复制推广莲塘村“老人之家”养老模式的道路上走出了第一步。

  据了解,下一步内厝镇将以“颐年堂”来统筹各村“老人之家”建设,按照梳理出的18项制度和一张运营管理流程图进行品牌打造,推进农村颐年养老计划,争取在全镇铺开,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陈阳明告诉记者,近期,新垵村、鸿山村已完成房屋捐让和安全性鉴定,进入初步设计阶段,计划明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颐年堂”的统筹与推广,只是内厝镇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行动之一。为了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内厝镇积极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推动养老服务专业化运营,实现了农村幸福院建设运营全覆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同时对全镇范围内年满60周岁的重点优抚对象、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革命“五老”人员、低保人员等特定补助对象269人开展配餐服务。

  责任编辑:陈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