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翔安区人民政府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日期:2021-04-01 15:10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50208302863493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新兴街永兴路271号

法定代表人

黄锦英

开办资金

4758.7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43.1

5717.5

网上名称

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0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全力防疫,有条不紊 疫情当下,全校师生全力抗“疫”,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平衡有序开展。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两案九制”,落实体温监测、错峰上下学、缺勤跟踪、一人一档等举措。开展居家学习,关注心理辅导、防控演练指导等多项工作。后勤服务部门做好防疫物资采购与管理,为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二、特色招牌,熠熠生辉 (一)继续加大硬件投入,努力改善育人环境 本学期投资近55万元的朝阳校区篮球场投入使用;装修改造一新的国学堂启用,实现了集上课、会议、影院、晚会等为一体的强大功能;2号楼的音乐、美术、舞蹈室完成重装改造并投入使用,学校整体的育人环境进一步提升。 (二)夯实足球主题活动,特色教育名副其实 学校足球球队已具规模,现有足球教师1名,拥有男子足球队、女子足球队、梯队各一支,共有85名队员。2020年11月学校男子足球队参加2020年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获得小学男子甲组冠军,谢剑锋老师被评为2020年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优秀教练员;2020年6月我校2名同学作为足球特长生分别被输送至厦门六中和厦门二中;2021年1月我校成功入选 “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三)校体合作显成效,击剑运动再夺金 2020年7月我校被厦门市体育局确认为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击剑项目),2020年12月25-12月27日组队参加福建省青少年击剑俱乐部冠军赛,我校3人分别获得U8女子重剑个人冠军、季军、个人第六名;获得U10女子重剑团体季军、U12女子重剑团体亚军、U10女子花剑团体第六、U8男子重剑团体季军的好成绩。 (四)创客教育入课程,区市比赛双丰收 学校共有固定的创客社团3个,同时将创客教育纳入各年级信息、综合、科学等课程教学活动中,常态化地开展活动。2020年11月22日,共有7支队伍获得区级一等奖、6支队伍获得二等奖、15支队伍获得三等奖、7支队伍获得优胜奖。四位老师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三、以质立校,抓好常规 (一)扎实培优辅差 各班建立培优生、后进生档案,进行培优辅差,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二)强化过程管理 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作业布置有明确性和针对性,提倡“作业超市”的方法布置作业,作业及时检查、批改、讲评、二次批改。 (三)抓实教学跟踪 认真组织平时单元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各学科抽考,以考促学。 (四)提高质量意识 本学期,我校接受了福建省、翔安区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通过各组研讨等形式群策群力共同商讨提高质量之对策并及时落到实处。 (五)命题比赛促提升 坚持在全体语数英老师中开展全员参与的试卷命题比赛。2人获得区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 (六)深化“两香”建设 作为市级书香墨香示范校,每周一、三的午间课前20分钟常态地固定安排为练字时间。参加区规范字书写比赛综合获奖率居全区第三名,获优秀组织奖,参加厦门市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有4人次获奖。学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清查活动;开展“超阅21天”阅读打卡活动;建设班级图书角和校园开放式书吧;坚持每周二、周四午间的全校性安静阅读,让师生静心阅读成为一种常态。 四、队伍建设,多管齐下 (一)师徒结对,青年教师成长快 (二)专家引路,素养知识双提升 2020年8月29日上午,我校教研室主任李九香老师题为《希沃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的讲座如约而至。9月11号到13号邀请厦门实验小学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刘胜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艺术》的精彩讲座;2021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乔建中为老师作《如何写好科研论文》专题讲座。另外,为老师们购买网络课程。2019年8月至今,柔性引进人才施伟芬老师、陈丽芳老师,担任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导师,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搭建平台。 (三)以赛促教,观摩学习得成长 继续开展“新教师亮相课”和“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德育特色,理念革新 (一)多平台同步启动,全方位助力少先队员成长 1.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后设定才艺展示时间——“才艺大舞台,有我真精彩”,每周一个班级集体队员上台展示班级风采。每周的班队课与之配套,让每周的主题教育落细、落实。 2.在队员中通过竞选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大队委进行日常的检查工作,定期评比“五星中队”,促进各中队整体素质提高。 3.改造少先队活动室,按高标准设计施工。落实“凤凰金话筒”红领巾广播台组织机构的建设。 (二)多角度同步抓手,形式多样发展辅导员队伍 2020年9月12、13日,邀请团省委副总辅导员、宁德师院附小校长,省体育名师——阮光清为大家带来《学习少代会精神,规范少先队礼仪》的讲座。 从教育故事比赛到少先队队课比赛,制定切实可行的比赛方案,过程重视落实磨课、观课、议课,促进了辅导员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三)高举星星火炬,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1.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的组织管理体系。 2.开展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为队徽添光彩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党、热爱领袖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 3.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做向上向善好少年”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传承英烈精神,立志报效祖国”和“致敬抗美援朝、争做时代新人”等红色精神传承活动,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4.我校心理情景剧《有话好好说》参加翔安区中小学“拥抱生命·绽放精彩”校园心理剧比赛展演活动喜获区级二等奖。 5.2020年10月30日,我校承办翔安区“魅力中华 礼赞祖国”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展览暨现场书法比赛,得到参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六、社团建设,全面发展 从本校中选拔有一定特长教师担任辅导员,并通过外聘校外专业的辅导老师进入辅导员队伍来提升整体的师资水平。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我校实际,成立了书法、棋艺、轮滑、击剑、陶艺、武术、跆拳道、啦啦操、舞蹈等共28个校级社团和35校年级社团,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开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协作的能力。 七、规范办学,成效显著 参加2020福建省国际象棋锦标赛获得1个第8名和1个第10名的好成绩;参加2020年福建省青少年击剑俱乐部冠军赛在团体、个人的8个项目中获奖;高清月老师参加福建省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获软笔书法组二等奖;参加2020厦门市青少年轮滑锦标赛14人次获奖;2020年11月学校足球队参加厦门市校园足球联赛获得男子甲组冠军并获道德风尚奖;参加2020年厦门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共4人次获奖;12月参加翔安区规范字书写比赛综合获奖率居第3名,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市级规范字书写比赛4人次获奖;六年级4班学生陈婧参加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系列活动——学生影评大赛得特等奖;在翔安区第二届创客大赛中共有28个项目获奖;市级创客大赛中也有多人次获奖。参加市技能大赛获1人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2020年翔安区小学数学试卷命制比赛2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 八、其他工作,各有亮点 1.在文明创城活动中,带领党员教师进社区,开展社区志愿活动,开展“九点钟课堂”,为准一年级新生带来入学指导课程。同时还对社区困难老党员进行慰问关怀。根据市级文明校园测评标准,对标对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顺利通过第二届市级文明校园实地测评。 2.评选校园第四届“最美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追赶超越谋发展的良好氛围。2020年9月,齐赛男老师荣获翔安区先进教师称号,杨延萍老师荣获厦门市支教奖。 3.2020年12月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文件精神。进行严肃师德师风自查自纠,签署了《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 4.自2019年6月、2019年8月我校分别与甘肃临夏州移民小学、甘肃永靖县刘家峡镇大庄中心小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以来,两地持续开展交流活动。 5.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利用班会活动课、演练、集会、专题讲座、学科渗透等途径,对师生开展安全预防宣传教育。邀请消防大队入校开展“关注消防 生命至上”的疏散演练暨“校长说安全”活动。12月开展了“平安校园,反对校园欺凌”法治教育主题活动,增强了学生们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本年度,学校荣获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园、厦门市书香墨香示范校、厦门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成为厦门市首批宪法教育基地学校、厦门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认可度不断上升。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