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50208MB1906699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厦门市翔安区启航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厦门市翔安区启航学校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 旨: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 。业务范围: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残疾儿童少年早期干预、康复训练;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残疾儿童少年职业培训; |
|||
住 所 |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刘五店浦南里555号(11、12、13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森 |
|||
开办资金 |
562.39(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23.76 |
282.01 |
|||
网上名称 |
厦门市翔安区启航学校.公益 |
从业人数 |
39 |
|
对《条 例》和 实施 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21年8月开办资金由325.04万变更为562.39万,单位名称由厦门市翔安区特殊教育学校变更为厦门市翔安区启航学校。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2021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同时以《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科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特教教学常规实施和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以信息化为手段,以青年教师发展,资源教师培训为抓手,以区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为交流平台,积极开展特教教育教学工作,推进融合教育稳步发展,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多项业务活动 (一)坚持教学为核心,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在课程建设方面有所突破。除基础课程之外,本年度我校大力开展特色课程,共有9个社团,包括学生社团(特奥体育社团、康复社团、书法社团、美术社团、音乐社团、劳技社团、艺术休闲社团、烹饪社团、阳光心理社团),增设了3门职业教育课程,即职高班烹饪课程和工艺文创课程和洗车课程。继续开展个训课程和送教上门工作,开展学生个训康复。通过个训和送教上门康复,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常规方面,我校积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工作。坚持月份教学常规检查,坚持巡课制度,随堂听课,做好教师学期公开课教学展示及研讨等常规工作。此外,我校落实了学生全国学籍的完善建设,申报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申请中职学籍账号系统,办理学生转学休学手续,做好学生期初评估、期末评价工作,建立健全在校生完整信息档案资料做好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基报上报工作。 (二)加强师资研训,促进教师发展 本年度,我校继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强化教师岗位练兵、启动读书活动、建立教育教学共同体、开展信息化2.0工程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养。通过一系列研训,在市级比赛中,我校李森、朱秀芳、林宣余、龚彬彬等入围进入第二轮区赛,龚彬彬老师获二等奖,朱秀芳老师获三等奖。 (三)整合多方资源,推进融合教育 自2020年我校正式成立区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后,持续发挥特教专家委员会引领作用。本年度,我校参与小学各个学科培训研讨,保持与普通学校的交流与融合。举办了3场活动。同时我校每月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相继开展了翔安区资源教室管理工作会、翔安区资源教室标准化评估工作、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巡回培训《阅读的力量——绘本阅读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本土实践》、对全区8间资源教室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指导等一系列工作。 本年度我校还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工作,积极申请职业教育经费,开设职业教育特色课程,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培训。2021年厦门市特教学生生活与劳动技能展示活动中,我校共25人次参加市赛,其中5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6名鼓励奖,5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 (四)坚持安全第一,努力争创平安校园 落实安全责任制和“一岗双责”,我校以提高安全意识为主线,建立和健全了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强化层层管理。此外,我校每月随机组织师生进行一次消防疏散演练,做到演练实战化、常态化。 在校车管理方面,为进一步规范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一车一档管理制度,做到定车、定点、定人员、定线路,做好校车备案工作。 在校园安保工作方面,我校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器材检查、教育教学、健康体检(防疫“两案九制”)等规章制度。 (五)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提高师生道德素质 学校德育工作针对特殊学校特殊教育对象的德育特点,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达10余场。如:结合当下疫情防控组织各班召开有关“疫情防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居家安全教育”等的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爱自己、爱英雄、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等教育;制订“暖心家访”线上家访活动方案,了解学生在家网络学习效果、居家上课情况、自觉自律品质等情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生活劳动技能展示活动,趣味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等等,把德育教育融入阳光体育活动、音、体、美兴趣小组活动中,努力把德育过程还给学生,使学生自我教育,让他们快乐成长。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单位是一所公益学校,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政府的关心下,学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我单位的发展为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一方面减轻特殊家庭的负担,让特殊家庭的父母有时间有精力去创造经济效益,一方面随着特殊孩子的素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也不断提高,让他们走向社会创造属于他们的价值,减轻社会压力。 四、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1.存在问题主要有: (1)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职业教育课和音体美课缺少专职教师,效果不够突出; (2)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已开展,但在人员培训、保障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努力的方向主要有: (1)加大教师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培训和研学,增加音体美专业教师的招聘; (2)结合省教育厅的文件,积极于市,区教育部门联系,完善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保障机制; (3)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加大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建设和学校配套硬件建设; (4)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对家长的培训,加强与家长、家委员会联系,让家委员会在家长与学校中充分起桥梁作用,加大对家长各方面的培训,形成教育合力。 希望通过我单位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特殊教育能做精做细,为更多残疾孩子和特殊家庭以及社会谋求更大的方便和利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