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市同民医院)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保健: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科/传染科/肿瘤科/急诊科/麻醉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泌尿科。医学教学:医科中专生临床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开展养老服务和培训工作。
|
住 所
|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街道民安路101号
|
法定代表人
|
张福星
|
开办资金
|
77106.03(万元)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举办单位
|
厦门市翔安区卫生健康局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79217.74
|
75817.74
|
网上名称
|
厦门市第五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
1310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24年4月29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黄继义变更为张福星。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2024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上级核定床位数1000张,实际开放病床数1000张。 (二)2024年度门急诊量932188人次;出院病人数41001人次;四级手术4687台,三级手术5487台,二级手术6623台,一级手术2119台。 (三)双向转诊量:积极开展分级诊疗及医联体工作,发挥区域中心作用,带动医联体单位协同发展。医联体单位共上转3380人次,我院向医联体单位下转18523人次。 (四)科研课题数: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63项,其中立项41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 (五)医学教育培训:获批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5项。 (六)实验室建设:检验科顺利通过实验室国际质量认证体系ISO15189复评审。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机构建设稳步推进,顺利通过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立项1项。大力发展药物临床试验,新增内科-内分泌专业、内科-神经内科专业、内科-呼吸内科专业3个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并成功备案,目前已有6个专业具备药物临床试验资质。2024年,BE科室立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27项,其中主试验13项,预实验14项;肾内科立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6项。通过完善生物样本库管理制度、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生物样本库建设、派人参加生物样本库岗前培训及学术交流等措施,加快推进生物样本库规范化建设。 (七)专科建设:新成立疼痛肌骨康复病区,增设甲乳疝外科、中医肛肠科、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中医康复科。肾脏内科获批成为厦门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康复医学科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厦门市重点专科终期评审;为我市唯一一家获批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批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单位的医院。医院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批准纳入以诊疗全流程数据支撑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监测评估点(试点示范)建设单位。中医科顺利通过“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验收工作。神经外科成为海峡神经医学微创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妇科获评国家级F.PAC“微进修医院”,为厦门市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综合性医院。泌尿外科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点专项“老年尿便失禁干预技术及产品综合示范应用研究”应用示范单位。急诊科加入福建省蛇伤救治联盟。全科医学科成立未分化疾病MDT诊疗中心,为全国第四家。国际疑难罕见遗传疾病名医工作室运作良好,共接诊50余人次疑难罕见病例。加快技术创新工作室创建,何晓阔团队被市总工会命名为“何晓阔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持续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完成胸痛中心国家复评线上材料申报,待现场评审。创伤中心通过国家创伤中心检查预评审,待正式评审。全年共申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3项。组织新申报、开展专病门诊24个。 (八)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引才力度,完善队伍建设。全年共邀约18名高层次人才来院考核,已入职6名高级职称人员,其中有3人担任了我院放射治疗科、甲乳外科、肿瘤内科负责人;全年组织了春招、校招、简化程序及社会招聘考试工作,共招聘了2名博士研究生、36名硕士研究生、39名本科生和34名大专生,满足了临床业务发展需求和学科建设。认真做好各类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获批市高人才3人,均为C类人才;申报第十二批翔安区高层次人才8人;完成第十一批区高层次人才试用期考核工作。 加强人才培育,全年有10余名医疗人员考取在职博士;选派34名医疗护理骨干到北上广等地的大医院进修学习;选派2名台籍青年医师赴香港参加海峡两岸医学前沿论坛;选派3名高层次人才参加市区国情研修班,4名医疗骨干参加中医文化专题“千人学堂”,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获批厦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九)各级干部保健人数:2024年干部保健对象门诊就诊901人次,住院治疗29人次,体检157人次;公务员体检10206人。 (十)医疗保障:全年参加马拉松赛事、森林防火演练等重大活动或重要会议的医疗保障185次,派出保障人员280人次。 (十一)公共卫生服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围绕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以控制突发疫情及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重点,切实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完善奖惩制度,扎实推进公共卫生应急工作、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死因监测、慢病管理等各项工作。 (十二)对外交流:医院快速发展,吸引同行各界组团前来交流学习。2024年5月15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福建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 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2024海外华文媒体福建采访行走进医院参观、交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和6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十三)公立医院改革情况 1、推行多学科诊疗 继续推进多学科会诊工作,提高危重、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开展多学科会诊196次,肺结节MDT20次,肿瘤MDT48次,与北京301医院远程会诊12次。 2、推进临床路径管理 继续推进26个专业608个临床病种路径管理工作,出院病人入径完成率64.6%。 3、推行日间手术 进一步推行日间手术,完成日间手术1640人次,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率为23.45%。 4、加强互联网医院管理 加强互联网医院管理,用户体验不断提升,服务患者数量稳步增长。累计注册人数49.2万人;累计公众号总粉丝数47.8万人;全年在线问诊17964人次,在线咨询3787人次,远程胎心判读81人次,报告代寄1153笔,互联网线上药品配送3628单。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1、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落实医改措施,继续做好分级诊疗与医联体、慢病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的相关工作;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加强人文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员工和患者的满意度;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专项工作。 2、根据《福建省三级医院评审(2024-2025年)工作方案》要求,全力以赴认真做好迎接创“三甲”工作。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等相关工作。 3、加大力度推进基础建设。继续推进医技科教综合大楼与内科综合大楼智能轨道物流小车项目进度,计划2025年2月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直升机停机坪报备工作,并投入使用;肿瘤防治基地建设项目待通过区常务会研究立项后,立即启动项目前期工作。 4、根据各学科发展需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相关要求,完成年度医疗设备采购计划。计划购置PET-CT等大型设备,进一步提升医学影像诊断水平。 5、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体系,确保医疗数据安全。对现有医院运营信息系统进行提升优化,加强各系统间的集成与数据共享,构建统一的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的全面线上化;根据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要求,优化HIS、LIS、PACS、电子病历等核心系统,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和清洗,确保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深化远程医疗、智能辅助诊断等应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效率;推进远程会诊平台建设,加强与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AI辅助诊断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6、根据三级综合医院的人员配备标准和各学科的发展需要,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招聘工作。争取引进6名卫生高层次人才(含柔性引进),其中计划引进2名地市级以上三级甲等医院学科带头人;争取引进1-2名国际一流高层次医学人才。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做好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实施医学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工作,开展新一轮青年英才、中青年骨干人才遴选,扩充后备人才库。 7、加强学科建设。做好省级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科的终期验收工作;开展国家创伤中心的检查验收工作;完成国家胸痛中心现场评审工作;申报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根据省、市卫健委通知,申报优势亚专科、重点专科。检验科筹建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并挂牌,筹建遗传室,开展产前诊断及职业病相关检测;感染科计划成立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结核病名医工作室、慢乙肝母婴阻断门诊;进一步推动超声介入技术的开展,重点开展海扶刀的治疗;争取设立核医学科病房。 8、推动市级重点实验室与中心实验室的发展建设,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力争科研立项、论文发表保持持续增长;推动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及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医疗器械试验机构的运行;计划建设病理分子实验室。 9、继续做好本科见习生、实习生、进修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等在院培训人员的教育及管理工作;继续做好住培学员培训及管理工作;做好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计划申报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5项,省级、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各1项。 10、认真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扎实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控烟、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持续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建设。 11、积极推进对口支援工作。落实好与永定区中医院合作协议、闽宁对口支援协议等,选派人员赴彭阳县对口支援。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登记号:42661922-235020011A1001,有效期2024年11月26日至2025年12月11日。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2024年3月,在第九届医学家年会上,医院荣获全国“十大医学人文医院”称号。 2024年7月,在2024年中国医院创新力大会上,医院再度跻身中国医院竞争力“省单医院100强”、“智慧医院HIC100强”,同时获得“省单医院HIC标杆医院60强”、“计划单列市标杆医院30强”、“区级标杆医院20强”、“省单标杆医院康复医学科30强”等多个奖项。 2024年11月,医院被福建省红十字会评为“2024年度福建省红十字会‘99公益日’爱心单位”。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我院接受闽都陈嘉庚公益基金会捐赠25万元,用于采购办公设备(台式计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