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开展第一批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情况的报告-翔安区人民政府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教育 / 教育督导
2022年关于开展第一批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2-02-08 15:00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机制改革的意见》,根据《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普通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的通知》(厦教督〔2020〕1号)要求,为督促、指导中小学校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深化教育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区教育督导评估事务中心组成评估小组,于2021年11月-12月对第二实验小学、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新圩中心小学、马巷中心小学、大嶝中心小学、内厝中心小学、金海小学等七所学校进行综合督导评估。现将有关督导评估情况反馈如下:

  一、评估过程及结果

  (一)评估过程。评估组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教学、学校治理、党建工作、品牌特色和辐射引领等7个指标开展督导评估工作,并聘请专家把脉问诊。通过听取学校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听课巡课、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评估活动。

  (二)评估结果。结合平时责任督学经常性督导和区教师进修学校视导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分数如下:

  第二实验小学925.5分    进修附属小学918.9分

  新圩中心小学874.5分    马巷中心小学910.6分

  大嶝中心小学884.6分    金海小学      903分

  内厝中心小学863.5分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领导重视,落实推进

  各校对此次综合督导评估非常重视,校长亲自抓部署、抓落实,目标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到人。材料都能收集整理归档备查,现场评估汇报时,精心准备汇报材料。

  (二)党建引领,党性发扬

  各校党支部能认真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扬党性,比觉悟,做先锋;开好“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等。各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主动参加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献爱心送温暖等志愿服务。

  内厝中心小学,创建“三红二融合”党建品牌,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将德育工作融入党的建设,筑“红色堡垒”,当“红色先锋”,传“红色基因”。

  马巷中心小学,创建“臻美党建”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凝聚力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立“五美”“七色光”党建机制,凸显党建的美丽,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三)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通过开展“三爱三节”教育、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校园“四节”、综合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体验中得以成长。

  第二实小开展德育实践、自主教育,发挥学科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综合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四会”能力(会求知、会做事、会共处、会做人)。创新仪式典礼教育形式,培养学生仪式感。加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年级管理、班级管理力度,培养学生管理能力。搭建小白鹭舞台、小白鹭之星颁奖台,让学生展示才艺,激扬活力。开展“研学旅行”、“劳动实践”,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进修附小设立“道德银行”,开展“附小美少年”活动,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化作日常点滴。组织学生参与“为垃圾找一个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活动,学习“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培养明是非、与人善、乐于奉献的小模范。

  新圩中心小学紧紧抓住地方优势、教师专长、节日庆典等特色特点,开展形式丰富的德育创新创建工作,参按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组建学生国旗队,一身戎装,动作规范,深得师生家长好评。开展社会实践,每年组织学生开展2次“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劳动技能”研学活动。

  马巷中心小学秉持“臻臻日新,美美与共”育人理念,以“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为教育思想,遵循“立德求真,兼容开放”理念,五育并举,紧贴时代脉搏,全面立德树人。以五美——“最美教师、最美家长、最美班集体、最美办公室、最美少年”为核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播教育正能量,树立教育新形象,形成“五美”育人模式,谱写优美动听马小“臻美”篇章。

  大嶝中心小学突出“三岛”校园文化建设(海洋文化、闽南文化、两岸文化),校园环境实现“五化”(净化、静化、美化、绿化、育人化),举办希元文化节、闽南传统节日、传承三岛精神等系列活动,弘扬民族精神,赓续红色基因。

  金海小学创建“翔安区道路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开展交通安全体验式教育,发挥道路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成为学校一大特色。注重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开辟劳动基地,重视劳动技能教育。

  内厝中心小学通过开展“三节三爱”、“向国旗敬礼”、“争当美德少年”、“认星争优”、“童心向党”“清明祭英烈”、“红色旅行”“孝老研学”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人民等理想信念教育,将爱党、爱国、爱人民根植于每位学生心里,让学生牢记历史,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

  (四)重视建设,提高素质

  各校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措施,提高队伍素质。

  第二实小创新管理模式,构建适应学校战略发展要求的组织体系,设置“行政事务中心、后勤保障中心、课程教学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积极实施五大工程(师德工程、师能工程、博学工程、幸福工程、青蓝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内厝中心小学构建以“教师基本技能、教学实践智慧、教育技术能力”为内容的教师素养提升框架,采用形式常态化、方式主题化、内容多元化的训练策略,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与提升。

  马巷中心小学重视教师基本功的练兵和考核,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进修附小邀请多位名校长、名教师进校开讲座、送教、带教,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发展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撰写发表论文近百篇。

  新圩中心小学坚持师德与师能综合培养的导向,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为目的,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队伍管理和培养。开展研训结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制定成长规划,构建发展体系。启动名师带教,激发教师成长。

  (五)科研兴校,提高质量

  学校能着力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成效,增强“学术对话,活动研修,榜样引领”的教研氛围,培育“合作研究,分享提高”的教研文化。大部分学校的教研氛围浓厚、成效好、课题多、论文多。各校能加强学科备课。一是充分发挥学科备课组集体的力量;二是学科备课组重视对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及时进行自我诊断和科学合理调节,做到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增效;三是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马巷中心小学积极搭建科研平台,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一是打造“学习共同体”、名师专业引领;二是以课题为抓手,塑造骨干教师;三是扎实校本教研,落实常规研讨;四是引进福建教育学院品质提升项目。创新“导—问—思—研”教研模式,发挥龙头引领作用。2020年教育质量提升综合评比全区第一名。

  第二实小重视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水平。开展1个国家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个省级课题、10个市级课题、10个区级课题研究。重视课程建设,建设具有二实小特色的“展翼”、“载志”、“乐学”、“修身”、“同行”、“向阳”六类基于项目学习的校本课程,并以此培养教师的课程建设力,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进修附小以“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校”为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各级课题研究,有省级课题2个、区级8个。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致力课改实践研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形成求真敢言,包容共进的和谐课堂生态,培养有智慧的学生,成就有智慧的教师。

  新圩中心小学注重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积极参加各级课题研究,虽然教师只有27人,但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的省市区级课题7项。教师在全面参与课题研究中,不断提升学科素养,明确成长方向,提高教育质量。

  (六)社团多样,特色彰显

  各校坚持立德树,五育并举,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

  新圩中心小学,依托乡村少年宫组建19个社团,85%以上学生至少参加1个社团或兴趣小组活动,其中轻黏土陶艺、闽南菜烹饪、美术纤维化制作、篮球运动等颇具特色。

  第二实小特色彰显。一是“人文关怀”特色彰显;二是校内外互动特色彰显,开设26个社团,促进校内与校外互动、社会与学校互动;三是学生评价特色彰显。学校秉承“让小鹭自由飞翔”理念,开展“小鹭之星”评选,着力推动学生全面素质提升。

  马巷中心小学实施“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战略,通过几年尝试实践,“五美”模式、“闽南童谣”传唱、“书香墨香”校园等一批特色创建项目已初显模型,绽放魅力。

  大嶝中心小学重视社团建设,成立了科技、棒垒球、足球等十几个社团,其中科技社团、棒垒球社团亮点突出,获奖较多,学校被选定为“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厦门实验区第二批小学综合实验基地校城市学校少年宫”、“厦门市科技教育基地校”,2018年至今科技社团获奖国家级84次,省级107次,市级289次,区级78次,成绩斐然。

  内厝中心小学着力挖掘地方本土资源,大力开展社团活动,涉及面广,参与率高,全校有33个社团,学生参与率达83.03%,其中武术、3D创客、航模、木偶等一批社团已成为学校特色亮点,参加各级比赛获奖频频,其中国家级金牌45枚,区级以上金牌386枚、银牌458枚、铜牌362枚。

  金海小学挖掘各种有利资源,依托乡村少年宫,开设了15个社团。其中机器人社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参加省、区、市团体一、二、三等奖,省赛个人一等奖27个。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待加强。个别学校还不能按指标的要求,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资料不全,造成评估失分失优。

  (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个别学科专任教师配备不足,综合实践、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一些学科师资不足,影响课程开齐开足上好,校医配备不足。高层次“名师”较少,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不多。新教师成长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三)中心小学管理力量有待加强。五所中心校作为较大规模的龙头学校,又兼管周边数所完小,目前中心校除一名校级领导和一名教导主任外,学校中层管理机构不全,人员不足,不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大嶝中心小学学生活动空间较小,没有体育场。大部分学校的音乐、美术教专用教室面积不达标。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建设滞后,与教育现代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五)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有待加强,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教科研水平还不高,课题级高还不高,教师参与教科研能力还不强,教育质量与岛内名校还有一差距。

  四、整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学校管理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要求和《厦门市普通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细则》的指标要求,加强过程管理,规范备查材料。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面对“落实‘双减’”新背景,“减负提质”新要求,新教师急增,合同制教师多,学校应站在新的高度,谋划新的格局,开拓新的平台,研制新的抓手,持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制定新教师成长培养规划,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教科研活动,开展“岗位大练兵”,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技能比赛,努力培养一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不断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好老师“名师”团队。在未配足专任教师的情况下,要加大兼任教师的培训力度,更好地开足开好科学、综合实践、心理健康等课程。

  (三)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各中心小学要加强中层干部的配备和培养,完善管理体系,配足管理人员,调动广大干部、教师积极性,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四)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各校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时俱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更大格局,更高起点的眼光发展学校。要根据《翔安区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努力打造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一流学校,努力把每一所学校办成上级肯定,社会认可,群众称赞,师生称心的品牌学校。

  希望各校以督导评估为契机,找准位置,看到差距,明确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共同将翔安教育推向更加优质均衡、更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创建教育强区,打造厦门东部教育新高地而不懈努力。

  翔安区教育督导评估事务中心

  2022年2月8日